通过用人单位申报:这是常见的申报方式。一般由用人单位对申报人员的业绩情况进行审核、公示、推荐申报,按规定程序逐级报送相应评审机构。申报人员需按照单位要求准备好相关材料,提交给单位的人事部门或指定的职称申报负责人员。例如,在大型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通常会有明确的职称申报流程和要求,单位会组织员工进行申报,并对材料进行初审等工作。
科研成果方面
论文发表:在具有 CN 刊号、ISSN 刊号的专业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论文应紧密围绕申报人的专业领域,体现其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例如,陕西省广播电视局工程专业中级职称评审要求,作为主要作者,在本专业较有影响的公开出版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 2 篇(均为独撰或作者,每篇不少于 1500 字)。
著作出版:公开出版本专业著作,如作为主要作者,公开出版(具有 ISBN 书号)本专业著作 1 部,可作为业绩成果之一。
课题研究:参与市级以上科研课题(项目),且为前 5 名完成人,研究成果已结题验收并通过市级以上鉴定。
行业特定要求方面
教学领域:任现职期内,每年须完成该学年校(院)平均课时量,未达到校(院)平均课时量的人员不得申报晋升中级职称。
广播电视领域:独立完成 15 部以上较复杂的中型节目制作的技术工艺流程和工艺系统设计并组织实施,或作为主要负责人完成过 10 次以上重大节目现场直播的技术工作。
获奖证书
科技成果奖证书:如市(厅)级以上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等,证明申报者在科研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
行业竞赛获奖证书:在本专业相关的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中获得的奖项,体现申报者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专利证书
发明专利证书:证明申报者在技术发明方面具有较高的创造力和专业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反映申报者在技术改进和创新方面的能力,对现有技术进行了有益的改进和优化。
论文论著
发表的学术论文:在具有 CN 刊号、ISSN 刊号的专业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体现申报者的学术研究能力和专业见解。
著作:公开出版的本专业著作,若申报者为主要作者或参编人员,可作为学术成果的证明。
技术报告
技术创新报告:详细阐述申报者在工作中进行的技术创新内容、实施过程和取得的效果,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等。
技术难题解决方案报告:针对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供的解决方案及实施效果,展示申报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工作成果证明
经济效益证明:如通过申报者的工作,为单位带来的新增利润、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的财务数据证明,通常由单位财务部门出具。
社会效益证明:例如申报者的工作对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如改善环境、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相关证明材料,可由相关受益方或主管部门出具。
其他材料
荣誉证书:如员工、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体现申报者在工作中的表现和成绩得到了单位或行业的认可。
培训证书: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培训课程并获得证书,证明申报者不断学习和提升专业技能。